江蘇鹽城城南新區以智慧教育助力優質化發展—— 城之南,大智慧彰顯教育大格局
作為鹽城新的行政文化、商務商貿、科教金融中心和新型居住區,城南新區以建設“教育強區”為目標,以大數據產業園為依托,以智慧教育為引領,以教育信息化“三通兩平臺”建設與應用為核心,促進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,助推區域教育優質發展。
當今社會,科技進步日新月異,互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思維、生產、生活和學習方式,也推動著教育的變革和創新。作為鹽城新的行政文化、商務商貿、科教金融中心和新型居住區,城南新區以建設“教育強區”為目標,以大數據產業園為依托,以智慧教育為引領,以教育信息化“三通兩平臺”建設與應用為核心,促進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,助推區域教育優質發展。
名師通過網絡給異地學生授課,教師在班級對講課實況進行錄制和回放,學生可以利用專業APP練習書法,課堂上設計的作品用3D打印機現場打印……這些原本難以想象的教學情景,在鹽城市城南新區各學校頻繁上演,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正悄然發生變化。
創建“智慧校園” 提升教育品質
“黑板、粉筆、PPT……現在,一個電子白板統統可以搞定。”說起電子白板的智能化與便捷化,日月路小學的邵小娟老師贊不絕口。
2008年,日月路小學剛剛成立的時候,邵小娟老師便成為其中一員。作為英語老師,她靠著黑板和PPT教育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。而在2012年,隨著學校對電子白板等智能化教學設施的引進,邵小娟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。
“我們平時上英語課的時候,都會有一個頭腦風暴(brain storm)的環節。譬如這節課講到節日,會讓學生們在規定時間內說出和節日相關的單詞。現在好了,電子白板有計時功能,我可以更精確地掌控時間了。”據邵小娟介紹,電子白板不僅可以播放課件,還有書寫、放大、畫圖等多項功能,方便老師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。
“作為全國唯一‘智慧微城市’試點區,我區正著力推進教育信息化2.0建設,打造富有智慧的學習環境,為學生提供智慧、高效的教育服務,以智慧教育推動教育變革,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和智慧發展。”鹽城市城南新區社事局副局長倉定志表示。
幾年來,本著“高質量、高品位、數字化、有特色”的目標,城南新區不斷加大對智能教室系統、物聯網比特實驗室、智能錄播教室等硬件設施的投入,加快構建一體化的生態型智慧校園。目前全區“市智慧校園”已達5所。今年將繼續創建“市智慧校園”2所,力爭區直學校“市智慧校園”實現全覆蓋。
如今,城南新區所有學校都配備了全自動錄播教室,能夠立體式、多角度攝像和錄音,將錄播室內教師講課的實況錄制下來。這就意味著像邵小娟等老師上的優質課程可以隨時錄制傳到網上,進而實現共享。
“今年我們已經錄制了63節課。”對于錄制教學課程,新河實驗小學可謂是“老前輩”了。“早在4年前,學校還沒有引進專業設備時,我們就會邀請專門的攝制團隊拍攝錄制,投入的人力、財力很大。現在好了,學校想錄的時候隨時可以,非常方便快捷。”說到現在的智能化錄制教室,新河實驗小學教科室主任劉亞華特別興奮。
憑借全自動的錄播功能,城南新區順勢而為,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“一師一優課、一課一名師”活動,2017年,共上傳錄像課101節,區級評選出一等獎優課37節,市優25節,省優課7節,部優1節。2018年,教師錄課的積極性高漲,截至目前錄課數已超200節。
“我區不僅整合線上線下,讓全區學校共享優質資源。同時也在積極融合校內校外,提升研討實效。”城南新區社事局教育辦公室主任李長青說。日前,敬賢路實驗小學、日月路小學和上海實驗小學一場“兩地三校”互聯網實時互動教研活動,吸引了全市教育專家、老師300多人現場觀摩體驗。這是鹽城市網絡教研活動的一次突破,贏得了廣泛贊譽。
此外,學校利用網絡技術,還建成了全覆蓋的校園無線AP系統、考勤系統和校園安監系統。通過網絡平臺,學校領導和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實時查看任何一個班級的教學情況、活動場所學生情況、教師出勤情況,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效率。
開展“智慧社團” 拓寬學生思維
智慧化設施的引進不僅使老師上課、校園管理等更為輕松,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認知負載,提升了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、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。
4000多個零件,現場組裝,現場編程,現場定位……今年5月底,敬賢路實驗小學3名五年級的學生,首次參加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——FLL工程挑戰賽,獲得三等獎。
說起敬賢路小學的“智慧校園”建設,可謂聲名遠播。該校繼被評為首批基礎教育創客教育實驗學校、市智慧示范校,市“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”后,一直在鞏固提升創建成果。目前,該校已與鹽城工學院合作成立了創客實踐基地,還獲批教育信息化首批“STEM教育和創客教育實驗學校”、省“STEM教育項目試點校”。
“3號機械臂準備操作,放水、翻轉……”8月的鹽城,酷暑難耐,侯展意和他的兩個小伙伴已經在創客教室鉆研討論兩個多小時了。汗水不斷地從侯展意的腦門往下流,但他并不在意,瞪著那雙烏溜溜的大眼睛,仔細觀察著機械臂的走向、動作。失敗、調整,再失敗、再調整……面對“飲水思源,節水環保”機器人項目,三個小伙伴各司其職,他們相信999次的失敗必會贏得1次的成功。
“孩子們雖然練習的時間不長,但都對機器人充滿了濃厚的興趣,相信通過進一步訓練,下一屆挑戰賽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。”敬賢路實驗小學教務處主任、機器人社團負責人季弘群充滿信心。
“以前學校都是舞蹈、繪畫、樂器等傳統社團,隨著智能化設施的引進,如今機器人社團、無人機社團也都迅速崛起。”據新河實驗小學校長王建榮介紹,該校的機器人社團不僅在WER2017賽季世界錦標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,無人機社團也在蓄勢待發,爭取“飛出”名聲。
書道養人,翰墨育人。作為“中國書法教育實驗學校”的日月路小學,為了方便學生書法學習,全面提高練習效果,將智能化教學設備引入書法(寫字)課堂。該校改造并裝備了100平方米書法專用教室2間,引進30臺華為平板,安裝與書法教材配套的方正書法APP。“這個APP非常實用,不僅可以教學生們軟、硬筆書寫,還可以通過圖形識別技術,糾錯改進,并提出相應的改正意見。”日月路小學教科室主任葛國成介紹說。
每周一、三、五下午的第一節課,對于日月路小學來說,是雷打不動的書法課。為有效解決專業書法教師缺乏的難題,日月路小學還集中校內骨干力量,著重研究基本筆畫、基本偏旁、基本結構這三種課型,將書法校本教材《寫美漢字》每一課錄制成5分鐘左右的精品微課,利于教師在課堂上直接播放,便捷學生書寫。
打造“現代教育云” 點亮智慧人生
“每晚放學回家我都會用人人通平臺進行英語測試、聽力訓練,這已經成為我生活的固定習慣。”新河實驗小學的鄭晨韻同學開心地說,通過堅持使用這個平臺,自己的英語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。
“2016年區里統一培訓使用人人通平臺,這個平臺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很大的便捷,老師可以在平臺布置作業,平臺自助批改,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學生課后聽力作業的問題。”敬賢路實驗小學仇妍老師介紹。
除在全區學校推廣使用英語人人通平臺,城南新區正在重點打造“現代教育云”平臺。“現代教育云”,是城南新區按照“城市智慧化、智慧產業化”的智慧之路,實施的現代教育云、健康醫療云、城市管理云等“六朵云”工程之一。
2016年,“現代教育云”工作正式啟動,目前已累計投入1500萬元。該平臺是以促進教育公平、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,為構建以學習者中心,以資源、教學和管理為基礎,以大數據匯聚與分析為手段,構建智慧課堂、云辦公、視頻會議、實時監控、智能廣播、智慧管理6大系統。據悉,第一批應用系統已經試運行,其它應用系統今年年底前全部上線運行。
“現代教育云”全面構建完成后,可以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水平,為全區師生建立網絡學習空間,滿足學生、教師、教育管理者和社會公眾多元與終身學習的教育服務需求。
智慧教育是大勢所趨。面對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,城南新區勇當鹽城市的“領頭羊”,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,不斷向高品質、有特色的現代化、智慧型品牌學校目標踏歌而行。

特別聲明: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質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者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蘇州吳中區25億元打造“智慧教育” 明年將建成一批新學校
浙江嘉興市“智慧教育”再有新動作
“智慧教育”能夠帶來多少好東西
浙江瑞安:智慧教育·慕課年 瑞安課改推出新舉措
瞄準智慧教育目標:南通教育信息化3年發展宏圖
未來三年,南通市將以構建“智慧教育”為發展目標,全面推進“三通兩平臺”(寬帶網絡校校通、數字資源班班通、學習空間人人通和教學資源公共服務平臺、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)建設... [查看詳情]